对我生财应该贴哪里(益阳民俗之生活民俗)

第四节 行路习俗

一、修桥补路

清末、民国时期,区境的交通古道、乡村便道及溪港湖汊的桥梁、码头和渡船,多由当地村民组织募捐集资集工修建维护。各方捐资修建的义桥,有砖石结构的拱桥和木石结构的风雨桥,还有多种形式的木桥。工程较大的,习将集资修建桥梁经过情形及捐资人姓名(含捐献数目), 一一刻石铭文,立碑于桥头。旧时,凡有能力者,常乐意义务修整路面、施茶、撑渡,或为夜间行人施舍灯笼火把。认为多多施善于人,便是积德,可以“添福、增寿”,即俗说“修桥补路,子孙一大路”。新中国成立后,道路、桥梁、渡口、渡船均由国家或集体修建维护,免费供应茶水逐渐变为卖茶水,但义务修桥补路之事,全区农村仍经常出现,只是数量较过去为少。

二、出行

旧俗民间有人出远门,大都讲究求卜问卦,选择吉日。农历正月第一回出门,要先在屋外当面贴一张“出行大吉,对我生财”的红纸帖。出门准备行装,有“远出门,慢打扮”、“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的俗语。清末、民国时期,出门随带的东西,多用一方大白布打成包袱,挂在肩上。贫民行路,大多为赤脚套草鞋步行。富人行路多坐轿、骑马或乘船。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时仍以步行为主,择吉起程的习俗渐疏,包袱、轿子之类逐渐消失。至60年代,始有居民以自行车代步,但数量较少,纸伞、草鞋逐渐为布伞、胶鞋替代。进入80年代,区境乡乡通公路,出门坐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的较普遍,年轻人骑自行车的逐年增多。各类折叠伞、折叠帽、折叠旅行袋,成为出行的基本用品。

三、行路礼让

礼让行人

益阳民俗之生活民俗

旧时,境民行路较重礼节,同伴出门要先宾后主,先长后幼。狭隘路上,要让老人先走,大人主动让小孩,健康人主动让伤残人。男女相遇,双方背向,一方站着让路。遇着挑担负重的要靠边相让,双方挑着担子,轻担让重担,一人挑担让多人挑担。挑担子的让抬东西的,晚上行路,如未带照明工具,先发现对面有人的主动小咳几声,表示此处有人,免得对方受惊吓,持手电筒走路,不照对方眼睛。乘车坐船,主动向老弱病残让座。过河若遇无人撑渡渡船、最后上船者要主动撑篙荡浆、先登岸者主动持船链扣桩(将船系在岸边桩上)。这些习俗,在大部分有教养的人中,一直沿袭至今。公路上行走,注意靠边,行人让车辆、自行车让板车,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大车让小车,货车让客车,车辆一律靠右行驶。这些交通规则,基本成为现代行路礼让习惯。

我是李胖胖,立志成为益阳文化传承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