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诞日结婚好不好(为什么元明清的上班族没有汉唐宋时幸福)

我为什么不喜欢元明清?原因很简单,假期少。

假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早在先秦,节日和假日是合二为一的,前有商纣王酒池肉林,男女裸相逐其间,中有周穆王周游列国,历时三载,自己去不算,还要拉着赵国祖先造父一起去,后有秦皇嬴政巡狩天下,哪一次不是让国都百姓深深松了一口气,终于放假啦。

气候变化,阴阳转换,为了防病消疠,巫祝是免不了的,每年的门祭、庙祭,乃至封禅大典,离不开巫觋,及至换火、岁卜、求雨等事,就纯是玄而又玄了,到这些日子,怎么能不放假,又怎么能不去围观仪式展演呢,节日是在种种仪式和游戏中诞生的,假期何尝不是。

早在汉代,以节为假的节日体系已经很完备了。冬至和夏至各休假五日,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节假。《后汉书·礼仪志 》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夏至日,礼亦如之。”夏至是者阳极之至,阴气始至,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这两个阴阳相争的时刻,就最好什么也不干,安身静体,养着。顺时而为,不得不说是我国假日史的重要指导思想。

《汉书·薛宣传》记载了薛宣的一件事,便与至日放假有关。有一年至日放假,官吏们纷纷回家,负责管理犯人的张扶却不肯休息。薛宣就劝他回家与亲人团聚,好好享受生活,他说:“盖礼贵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关相乐,斯亦可矣!”看看,不休假,领导还劝。

为什么元明清的上班族没有汉唐宋时幸福

汉朝的假期还包括正旦、立春、正月上丁日、正月上亥日、社日(春社和秋社)、三月上巳日、五月五日、夏至、伏日、 刘、八月节、 十月旦、冬至、腊日及小新岁等。这还不算完,《汉律》规定“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吃公粮的一候休沐一日,很惬意了。

唐代是古代假期制度的重要转折点,到了唐代,从上到下无人不爱玩,唐代宗平定吐蕃之乱,就立刻“幸昆明池踏青”,遑论他人。唐代特殊节假日比之前都多,中元、中秋、寒食等等都有假期,唐肃宗时开始,寒食和清明合二为一,还诞生了最早的“黄金周”。

此外皇帝、皇后的生辰、忌日也有假期,《唐会要》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着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休假”,文中所谓“是日”即玄宗李隆基生日,也就是千秋节(也称天长节)。

开元七年令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将二十余个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给予约四十天假期。元日、冬至各放七天,夏至、腊各三天,正月七日(人日)、十五、晦日,春社、秋社,二月八日、上巳节、四月八日佛诞日、端午节,初伏、中伏、末伏、七夕节、重阳节、十月一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各放一天。

此后的开元二十五年令、唐宪宗元和令等格敕又对假日进行了若干调整,比如新增玄元皇帝降圣节、中和节,分别放假三天和一天,取消正月晦日的法定假日,将寒食清明假期调整为五天,等等。经过调整,元和令中规定的节假日总天数已多达五十余天。

这五十多天节假,加上每年的旬假、田假、省亲假、祭祀寺庙假、婚丧假,这婚假,是唐朝首创,自己结婚、朋友结婚,都有假。有时没什么缘故,就是天气好,适合出去玩,也有假,一年到头能上两百天班,怕已可算是“劳模”了,简直是不能更幸福。

宋大体承唐制,宋初就规定,岁节、寒食、冬至三大节各放朝假七日(其中五天休务);圣节、上元、中元各放朝假三天(其中一天休务),春社、秋社、上巳、重午、重阳等十八个节日各放朝假一天(不休务),夏至、腊日各放朝假三天(不休务)。到神宗元丰五年,祠部重新厘定官员休假制度,规定了七十六天假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 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

但从元代开始,假期就越来越少了。1264年八月,忽必烈敕令京府州县官员,每天必须“参议词讼,理会公事”,除了天寿、冬至,各两天假,元正、寒食,各三天假,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一天假,皇帝诞日、节假、旬假加起来,不过五十二天,比宋朝少了一半还多,并且“公务急速,不在此限”。

此外,病假制度也改革了,官员如果在外地病倒,要通知当地政府验治,并且带着病历回来。八年之后,也许是病假已经成为被官员用作偷懒的借口,朝廷又规定,凡官员请病假的,只要病休超过一百天就停发俸禄,而自停发之日起,无论官员身体状况如何,限十二个月内必须归队,此外丁忧制度也一度取消,丧假也非常苛刻,三服之内也最多才给三十天假。

明承元制,假期也少。明初只给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放假,分别是五天和三天;虽然永乐年间又增加了一个元宵节,并给予十天的假期,算起来也不过是给三个节日放了十八天的假,都集中在冬日,原先春夏秋冬都有假的格局被全盘打破。

更让人无奈的是,汉朝时一候(五日)一休沐,唐朝时一旬(十日)一休沐,明朝,半个月。这还不算,明朝的考勤制度还更加严格,“每日侵(清)晨于上画卯,至暮画酉”、“戴星而出,戴星而入”,上班下班都见不着太阳,下班晚不说,晚禁制度还很严格,下班想去喝一杯都不可得。

到了清朝,假日制度又迎来重要改革,可能是看元旦、冬至、元宵前后相接,索性合并在一起,放了一个小寒假,从每年的十二月十九到二十二日,一直放到新年的正月十九到二十二日,这段时间称为“封印”。《燕京岁时记 》载:“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 ”,“至明年正月十九、二十、廿一三天之内择吉开印。”除此之外,根据乾隆年间的《大清会典则例》,当时虽然有六个节日放假,但假期统共只有十四天,即元旦七天,上元三天,端午、中秋、重阳、皇帝诞节各一天。中国人的喜欢过年,怕不是很古老的传统,和清朝时的“封印”有很大关系。假越放越少,怎么能不让人盼望过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