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炉中火命的公司名称(沂蒙精神丨奶奶是“沂蒙母亲”)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

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

1973年,一部四场芭蕾舞剧《沂蒙颂》由中央芭蕾舞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剧中,由《沂蒙山小调》衍化而来的主题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更是成为一代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红色歌曲。

沂蒙精神丨奶奶是“沂蒙母亲”

红嫂,是历史赋予沂蒙妇女的一个特殊称谓,在那些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无数的沂蒙母亲送子参军,送夫支前,正是她们用柔弱的肩膀,同浴血奋战的男人们一起,撑起了战争最后的胜利,而红嫂也成了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沂蒙妇女共同的名字。

沂蒙红嫂纪念馆

今年69岁的于爱梅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一名退休中学教师,过去十年里她一直坚持前往全国各地,向年轻学子、社会大众讲述沂蒙红嫂的故事。而于爱梅还有一个身份——她是先后抚养了30多名革命后代、8名烈士遗孤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

“我们的党和军队与用实际行动感动沂蒙人民,沂蒙人民听党话、跟党走,拥军支前,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她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沂蒙母亲”王换于

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革命后代

“俺奶奶王换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带领全家发动群众缝军衣、做军鞋、筹军粮,支援前线,发展党员,她还带领全家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了一大批革命后代。奶奶和全家冒着危险救护伤员、掩埋革命烈士,舍命保存党的机密文件。我的母亲张淑贞是奶奶的得力助手,她一生听党话、跟党走、手握党徽走完她105岁的人生历程。省吃俭用,把一生的积蓄18939.8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4月里一天,于爱梅与往常一样,在一场讲堂上详细地宣讲红嫂事迹和沂蒙精神。

红嫂——王换于后人于爱梅讲述红嫂故事

奶奶是“沂蒙母亲”王换于,妈妈是“沂蒙红嫂”张淑贞,于爱梅从小就听奶奶和妈妈讲述一家人是如何听党的话、跟党走、拥军爱党的故事长大。现在,于爱梅成为了新时代的沂蒙精神弘扬者和传承人,她自2010年开始担任沂蒙红嫂协会的名誉会长,曾被评选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中国好人、山东省劳动模范。

王换于是沂蒙红嫂中的一员,她和儿媳张淑贞创办战时托儿所,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三年多时间,抚养了3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其中包括罗荣桓、徐向前等将帅的子女。

战时托儿所照片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彼时王换于接到手的第一批孩子共计27个,最大的不到10岁,最小刚出生没几天,徐向前、罗荣恒、朱则民等领导干部的孩子都曾在战时托儿所里。托儿所的婴儿需要吃奶,王换于就上门动员老乡将战士的孩子带回家照顾,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们也会将部分大一点的孩子送到可靠的人家里抚养。当时日军经常进村“扫荡”,王换于为了照顾好托儿所的几十个孩子,就带着孩子们躲到地窖、山洞里。

王换于铜像

王换于去世后,她的形象被塑造成铜像,立于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内。纪念馆内记录了很多沂蒙红嫂的故事,一个个感人故事背后,是她们用生命写就的军民鱼水赞歌。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往沂蒙红嫂纪念馆,其中就包括王换于抚养过的革命后代。

12年的革命斗争

蒙山沂水间发生过逾4000次战斗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对沂蒙人民感情深厚:“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

沂蒙山区位于鲁中南地带,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攫取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沂蒙地区的许多破产农民、手工业者成为垄断资本直接榨取的对象。1938年,日军进入沂蒙山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临沂惨案”,他们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敌后执行片面抗战路线,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脱离人民、无法在敌后扎根。

从1938年山东省委领导抗日武装起义开始至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在长期的根据地建设和发展中,在中国共产党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强化群众基础,倡导减租减息、民主选举、文化教育等主张,让群众对共产党的政治信仰、政治品格产生了强烈认同。沂蒙人民深切地认识到,只有跟着党走,才能翻身获得解放,大家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革命的洪流。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当时人民的信仰

“对于沂蒙精神的孕育,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它的时间发生在1942年4月,刘少奇同志受中央指派,到山东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调查。根据当时的形势做了一些具体部署和安排,其中有一项措施是减租减息。可以说,这对当时整个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局面的打开,特别是对群众工作局面的打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沂蒙干部学院教授徐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据统计,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蒙山沂水间发生过大大小小4000余次战斗。当时,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革命烈士血洒疆场。

沂蒙六姐妹照顾战士的历史照片

在这里,有“沂蒙红嫂”明德英;有办起地下托儿所,前后共计抚养了3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有组织乡亲们纳鞋底、烙煎饼、送弹药的“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还有带领30余名妇女下河扛门板架“人桥”的妇救会会长李桂芳。

军民鱼水情

正是像她们一样的沂蒙百姓,用自己的方式,配合主力部队阻滞敌人,牵制敌人,打击反动势力,才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

英雄群体“沂蒙六姐妹”

带领群众烙15万斤煎饼

陈毅元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而“沂蒙六姐妹”的称号也是陈毅亲自取的。

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有另外一座纪念馆——沂蒙六姐妹纪念馆。2016年,最后一名“沂蒙六姐妹”伊淑英与世长辞,为纪念这个英雄的群体,村里决定恢复修缮沂蒙六姐妹故居,如今这里也成为了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阵地。

沂蒙六姐妹展览馆

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出身贫寒,但英勇支前,为子弟兵们做军鞋、摊煎饼、运弹药、看护伤病员,她们的名字是张玉梅、伊廷珍、公方莲、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电影《沂蒙六姐妹》演绎的就是她们在孟良崮战役中支前的故事。

沂蒙六姐妹展览馆陈设

徐敏安是沂蒙六姐妹之一伊廷珍的儿子,他将母亲生前的照片保存在相册上,每当想起母亲,就会拿起照片一张张翻看,脑海中便会想起母亲给他讲述的那段革命岁月。

1947年,莱芜战役、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相继展开,烟庄村的干部和成年男子都随部队到前线了。徐敏安记得母亲曾告诉他,一次六姐妹接到紧急通知,要将5000斤粮食加工成煎饼。于是,六姐妹就分头找附近的群众加入烟庄的队伍,一起赶制煎饼。

沂蒙六姐妹生前照片

“俺娘和其他五个姐妹都是共产党员,她们商量后,主动挑起了组织全村妇女拥军支前的重任。发动群众、磨面、摊煎饼……俺娘她们又累又饿,摊好的饼飘出香气,她们都忍住不吃,实在太饿就吃些摊煎饼时掉在锅边的饼渣。”

为了让战士吃饱穿暖,上战场有劲杀敌,打了胜仗后大家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伊廷珍与姐妹们在接到制作军鞋的任务后,又连夜点着灯为战士赶制军鞋,做鞋的布不够了,就剪掉自己的衣服……”徐敏安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

沂蒙六姐妹雕塑

“沂蒙六姐妹”之一杨桂英的女儿公爱民至今仍记得母亲讲述六姐妹送弹药的故事。“孟良崮战役时,俺娘她们接到了到前方送弹药的任务,那时候的妇女都是小脚,她们扛着沉重的弹药箱,翻越一座座山岭,脚都磨破还坚持向前,冒着枪林弹雨将弹药送到前方的炮兵阵地,她们还不顾个人安危掩护部队转移,俺大哥那时候很小,俺娘带着他支援前线时被炮弹震聋了耳朵。”

据不完全统计,在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等,为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2013年11月25日,踏上山东临沂这片曾饱受战火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红星新闻记者 陈卿媛 发自山东临沂

编辑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