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出生的名人都有哪些(橡胶林里的“英雄”)

爱子甘学德因公殉职后,有着高中文化的甘家老母亲有两个质朴的心愿:一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儿子争取一份身后荣誉;二是恳请组织关照儿媳与年幼的孙女。

2022年1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决定追授甘学德同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原是广垦柬埔寨春丰橡胶有限公司(下称“春丰公司”)总经理,2021年6月19日因劳累过度,倒在了悉心培育出的那片郁郁葱葱的胶林旁,年仅37岁。

甘学德姓“甘”,但亲友们回忆起他奋斗的一生,却说“他这辈子过得太苦了”。回望他短暂的一生,前20多年都在讲述“寒门学子成才记”,后10年在谱写“现代农业跨洋传奇”。当亲友、同事纷纷在他身上看到未来的曙光时,甘学德的生命戛然而止,众人口中的“阿甘”,唯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和无尽的思念。

2019年7月1日,甘学德参加广东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

泛黄

2021年7月30日,广垦橡胶集团综合部、党群部经理陆雅丽一行人,陪同广东省国资委和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几位代表,前往广西南宁武鸣区的一个村子慰问甘家家属。这天是甘学德因公逝世的第49天,他们第一次见到甘家父母。

橡胶林里的“英雄”

陆雅丽如是形容当时所见:逼仄的土砖房,简单的家具,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尤为醒目。“地图上简单勾画的都是阿甘曾经驻留过的国家,那些遥远的国度,是他父母不曾涉足过的,他们只是用这样一种淳朴的方式来表达对已经两年多未见的儿子的想念。”她说。

若非甘学德有幸于2019年夏天回国,参加广东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陆雅丽也没机会与他碰上那唯一一面。她印象很深,那是位“个头不高,却非常能扛事”的小伙子,“那次返回柬埔寨之前,他来集团汇报工作,身上背着一个特别大的包,两手一边推一个特别大的行李箱,当时我心想这小伙子可真能扛啊,真有劲儿!”后来,工作接触频繁了,陆雅丽才深有体会,甘学德的“劲儿”不只是力量的表现,更是那份干事创业的韧劲。

甘学德是农民和土地的儿子,家中清贫,两个弟弟在家务农,也便于照料双亲。熟悉他家境的同事曾透露,“他小时候家里贫穷到一个月只能吃上一口猪肉,但他母亲比较有文化,在家教上对他有良好影响。”

甘学德(右一)在胶林里指挥工作。

兰芳银依稀记得,那年在位于海南儋州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宿舍里,与师兄甘学德脑袋挨着脑袋看完电影《阿甘正传》后,他调侃师兄,“美国的阿甘,也是一根筋,你俩真像!”甘学德腼腆一笑,还是蹦出那句老话,“我叫甘学德,是心甘情愿学习道德,是追求理想、崇尚道德的‘中国阿甘’。”

成功专升本后,甘学德在海南的校园里钻研了8年,从入学到研究生毕业,艰苦而充实。兰银芳太熟悉甘学德,他在追忆师兄的信中写道,“你像一棵适应力极强的橡胶树苗,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伸展枝叶,努力接受来自阳光的能量,只为能早日成材,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反哺大地,奉献出最纯净的洁白。”

或许,甘学德本身就是一株“橡胶”,才会在加入广垦橡胶集团之初便主动请缨扎根南洋,“要去海外,尽快到一线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兰银芳说,他们既是响应广东农垦“在海外再造一个农垦”的愿景,更是为打破我国天然橡胶长期依赖进口的海外垄断。

2011年2月,进入广垦集团刚刚半年,甘学德如愿被派至广垦橡胶马来西亚婆联公司,等于一头扎进了沙巴的热带原始森林。婆联公司总经理赖雄辉再清楚不过种植基地的工作环境,“那里气候高温多雨,蚊虫非常多,要防护都有一定难度。”每每回忆此情此景,“老农垦人”广垦橡胶集团副总经理卢剑总会十分惋惜,“阿甘说自己是农村娃出身,本身又学农,就该去到农村一线。”

甘学德生前工作休息的地方。

一年多后,2012年10月20日,春丰公司员工陈峰第一次来到酷热难耐的沙巴,也第一次见到身着泛黄POLO衫的甘学德。他记得,那日见面还没熟络几句,陈峰就被甘学德领进胶园讨论起了工作。而日后的几次见面,交谈内容除了橡胶还是橡胶。有一次,陈峰故意岔开话题,聊起穿衣这件事,“我好奇地问,甘兄,为啥总是穿着这件泛黄的POLO衫?”甘学德没回答,又把话题转移到了橡胶上。

甘学德在查看橡胶树种苗的育苗情况,身上穿着广垦橡胶的POLO衫。

没过几日,基地里的储水用完了,陈峰学着甘学德的老习惯,跑到附近的池塘洗衣服。眼前一池泛黄的水让他顿感诧异,“这水,怎么可以洗衣服啊!”很快,陈峰联想到了甘学德那几件泛黄的polo杉,一下醒悟过来,“原来甘学德担心旱季基地储存的水不够用,就优先想着我们几个新人,自己则将就用着这池发黄的水。”

也与土地打了多年交道,身边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同侪,甘学德样貌自然也不白净。可当任广垦橡胶集团种植基地部经理助理的同校师弟潘长兵,在国外第一次看到脚上穿着拖鞋的甘学德时,依旧惊了一下,“第一眼是黑了很多,感觉特别能吃苦。”只不过,辛苦还在后头。

青绿

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成立于1951年,在受国际制裁的历史背景下,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建立自主橡胶种植基地的重要部署,一代一代的“农垦人”努力承担着保障国家橡胶种植资源安全的重任。

据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钟劲东介绍,从2005年开始,广东农垦主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在东南亚投资建立海外基地。如今,广垦橡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经营企业,整体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八分之一。而甘学德倒在的那片天然橡胶林,恰是广东农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打造全球产业链的先锋模范。

兰芳银从没忘记,当年他俩在听到广垦橡胶集团董事长吕林汉介绍天然橡胶在国家工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听到广东农垦“在海外再造一个农垦”的愿景时,甘学德那放光的双眼。

但海外工作也有不比寻常的艰难,要面对恶劣的环境、陌生的文化、繁重的工作量和未知的技术挑战。广东省国资委党建工作处一级调研员周蜀新直言,“农业走出国门非常辛苦,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要长期耐得住寂寞。”

而橡胶种植还有其特殊性,“从一粒橡胶种子到收获,至少需要5年,在这5年里,必须精心呵护才能最终得到迟来的收成”,陆雅丽告诉南都记者,由于是向海外扩展种植基地,能承接的往往是环境更荒芜、更恶劣的地块,工作难度要翻好几倍。

甘学德(中)在胶林里指导工作。据他同事介绍,戴着草帽是他工作时的经典形象。

可甘学德偏偏还是个“门外汉”——大学学的是木薯专业,必须在实践中“转专业”。卢剑透露,甘学德的遗物中有3套学习笔记,分别是工作笔记、学习笔记和语言笔记,这些正是他成功的“秘笈”。

甘学德遗物中整理出的多本陈旧的笔记本。

“工作笔记上详细记录了他每一天的工作内容,有时一天列了十几条,从天气到具体工作,从早忙到晚。”卢剑说。

学习笔记是甘学德从大学以来就养成的习惯。广东省农垦集团科技生产部部长彭远明与甘学德相识了十年零六个月,共事三年多,见证着橡胶知识不断填满他的笔记本。例如,甘学德创新采用塑胶涵管快捷安装模式,探索“勤施薄施、有机肥化肥结合”的施肥模式,成功找出影响芽接成活的五大关键要点,并加以优化改进,攻克了高水位泡水死苗难题;采取选择性抚管和控价提效等多重措施,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在沙巴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印尼人和马来人,兰芳银了解到,为了尽快与当地员工打成一片,甘学德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马来语、高棉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光笔记本就记了好几本,不久就基本能与当地员工顺畅地沟通。”

甘学德生前记录的语言学习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于婆联橡胶基地工作了两年多,甘学德在这里种下的四万亩胶林,那郁郁葱葱的青绿,每一片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彭远明特别指出,以往橡胶树的育种育苗,平均周期在七八年。如今在沙巴,广东农垦的橡胶树种苗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实现对外创收300万元,育苗技术达到一流水平,“从一开始我们买别人的苗,到后来别人来买我们的苗。”

2013年,得知柬埔寨公司急需专业种苗培育人员后,甘学德决定接受组织安排,前往条件更差的柬埔寨春丰基地。三年后的2016年,柬埔寨遭遇了90年不遇的大旱,种植基地附近河道断流,用水十分紧张,苗圃随时都有枯死的风险。陈峰回忆道,眼看同事们一脸慌、胶林一团糟的景象,甘学德拿起砍刀,拍了拍胸脯笃定地说“跟着我,一定能找到水源”。

“跟着甘学德,困难必拿下。对于这句话,我们一直深信不疑。”陈峰说,就这样,由甘学德领头,一行十来号人顶着40度高温,深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寻找可利用的水源。

锋利的树干、带刺的枝叶拍打在他们身上,乱窜的毒蛇、野兽侵扰着他们的神经。一路下来,不少员工都想过放弃,但看着甘学德铆足了劲往前赶,大家也打消了这个念头。最终,水源找到了,甘学德的身体却有多处被枝叶划伤,鞋子也被竹刺刺穿。

甘学德在柬埔寨橡胶种植基地的工作照。

那几年,在甘学德的带领下,柬埔寨春丰公司种苗出圃规模从10万株提升到100万株,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得到了柬埔寨农业部、环保部、林业部等部门的高度赞扬,成为柬埔寨120多家农业特许经营地中的示范项目。

黑白

“这么多年他在外工作,我总认为没问题,因为总感觉他有一天会回来的。”言语间,甘学德的妻子徐娟心如刀割。

徐娟说的没错,甘学德此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海外工作10年,如今早已逾期,不少与他共事的同事都选择了回国发展。陈峰惋叹,“其实他也拿到资格,但却总是推托过去。”

陆雅丽透露,2020年9月,组织任命甘学德为广垦橡胶柬埔寨春丰公司总经理,这对他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他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再干个三年!”并拒绝了回国的安排。陈峰仍能记起甘学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没事,大家放心”。

可时间并未眷顾他。2021年6月19日,是甘学德亲友、同事们的至暗时刻,距离他回国休假还差两天。潘长兵记得,甘学德在外工作除了一年休假两次,基本都没休息。“因为基地交通非常不方便,出去一趟不容易。”他特别提到,公司食堂因此只能一周采购一次食材,加之水不干净,饭菜不仅难以保障新鲜,有时还会掺杂泥沙,不少同事难以下咽。由于每天高强度工作,为了带领大家动筷子好好吃饭,甘学德硬是将每一餐都吃得干干净净,被同事戏称“清盘侠”。

“放心,我没事,休息一会就好了,等过两天爸爸就回国休假了。”6月19日那天,趁着吃饭间隙,甘学德给妻女在微信上说着自己的最新动态。却不承想,他们的对话永远止步于此。

6月20日是父亲节,5岁的女儿早早就给甘学德做了一枚勋章,作为父亲节的礼物要送给他,并用稚嫩的声音给他发去一条微信语音:“爸爸,你永远是我的超人。”徐娟特意把勋章拍了照片发给他。也在那一天,甘学德因公殉职的噩耗传回了国内,也传到了徐娟的耳朵里,她的天一下子塌了,“没想到,他再也听不到女儿的声音,看不到送给他的礼物了。”

卢剑很惋惜,“阿甘的最后一条消息,还是布置休假后所有员工的工作。”彭远明也很惋惜,因为就在6月16日晚9点,他还照常与甘学德视频通话了一次。他看到办公室里的甘学德满脸倦容,便叮嘱他多加保重身体。以往他俩都会聊上半个小时,那一次却只说了十来分钟就挂了。回想起来,彭远明止不住泪水,“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阿甘。”

对于甘学德的突然离去,无人不在惋惜。

甘学德生前指导海外胶工工作的照片。

黑夜过去,我们还会迎接白昼。那郁郁葱葱的胶林之下,剥开褐色的树皮,流出的尽是白色的优质天然胶乳。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春丰公司杯胶产量不降反升,增产48.5吨,经营效益逆势上扬。“我们在海外有40万亩橡胶种植基地,可以说有20万亩的橡胶基地种苗是他培育出来的。”广东农垦总局对外经济处处长文超说。

而在海外企业管理中,甘学德积极推进人才本土化,大胆起用驻在国当地员工担任管理人员,一方面解决了近千人的就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员工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树立了中资企业的良好口碑,成为中马、中柬民间外交的忠实使者。在钟劲东看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要织好互利共赢的经济纽带,也要筑起民心相通的牢固桥梁。”

在春丰公司,为了解决员工和周边居民子女上学难问题,甘学德亲手创办了一所别具特色的免费“胶林学校”。虽然只有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两个年级、五门课程,但对孩子们来说,那却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是他们走向美好明天的第一块基石。据了解,每次期末考试后,甘学德总会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他还推动公司设立了广垦奖学公益基金,资助当地学生。

“以甘学德为代表的‘农垦人’,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走出去的一线战士。”周蜀新说。

甘学德(右)还橡胶基地工作时,会依靠摩托车出行。

钟劲东表示,广东农垦将加强对海外派出干部的关心与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海外干部轮值、轮休、轮岗,以及选拔任用和回国待遇,确保海外干部派得出、留得住、用得好、回得来。例如,广垦橡胶集团投资了2000多万元,通过购置等方式,在泰国新增了一批员工公寓,切实改善海外员工居住条件,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归属感。

那条让甘学德负重前行的路,将会越走越平坦,越走越辉煌。

记者手记:

在众人的回忆中,两种特质构成了甘学德的人物形象。

一种是与他的出身、学习、工作相关的农民性,这位农民的儿子、学农的学生、农垦人与橡胶人,对土地和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作物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这种情感化作他奋斗人生的内动力,升华为他对事业的衷心的热爱。在大家对他的追忆中,“憨厚、吃苦耐劳、韧劲、亲和力、朴素、同情心、乐于助人”是最常浮现的词语。他的内心还有一种对生活的珍惜和乐天心态,兰芳银回忆起他们在大学里共同种植番薯的日子,“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会想起师兄给我的精神上的鼓励。”他似乎总能从土地中汲取到无穷的勇气和乐观。的确,大地的生机勃勃是能够感染到人类自身的。

另一种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精神,无私的利他主义、朴素的爱国情感,以及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同事彭远明回忆道,“他有一种不做完就不回来的精神。”妻子徐娟说:“他与我谈论橡胶时,总是告诉我这是一项使命崇高的神圣事业。”同事陈峰回忆:“甘学德曾被邀请作为广东省七一表彰会的先进代表发言,他说组织上给予他荣誉,除了以更加辛勤的工作来回报,没有办法回报组织的恩情。”他内心有着对崇高的向往和信仰,坚信自己从事着神圣的事业,并由此奏出不平凡的人生乐章。

在这场不幸中充满着遗憾,有许多个“也许……”我们崇敬的是甘学德的精神,同时应该尽力避免类似的不幸,这更值得反思和借鉴。甘学德真正的荣誉,在于他一生的奉献意义。他那不平凡的人生光芒将一种不平凡的信念传递给了他的家人、同事,以及整个社会。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吴泽瑜 通讯员 付伟

图片: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