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年是哪几年(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坊,以宋代祭酒郑穆居于此,改为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故称儒林坊名符其实。

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五代世进士陈承裘,近代诗人张衍、中国近代天文学家高鲁等。

城市会长大,坊巷也一样。文儒坊原只是乌山北面的一条巷,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的说法,这个坊在正式命名前俗称"山阴巷"。按风水学的约定俗成,人们结庐而居一般都愿选在山的南麓。因为山之南日照时间长,地气比较暖和,适合于万物生长。但福州地势特殊,城外是群峰环峙,城内是三山鼎立;古城区原在三山这内,后来三山反被包在了城区之内,固有"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说法。乌山之阴即是屏山之阳,从大的位置上看,整个福州城都处于北岭山系的南麓,所以,坊巷的每一户都可称是"向阳人家"。而这城内三山又都不足百米高程,太阳的光辉对山南山北一样普照。

以此观之,这个带点霉气的"山阴"巷名,迟早是要改的。而改名的契机,就在这个坊巷次第走出了好一批大儒。在《儒林外史》行世之前,"儒林"的名声何等地好。孔圣人的有教无类,愿将个个弟子都引上入世之旅、出仕之途。这与佛家普渡众生、愿人人成佛的悲心,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山阴巷,一边是聚居户日见其多,"巷"渐渐地变成"坊";一边是士子们不断地走向外部世界,融入主流社会,各有建树于家国。因此宋代定坊名时,很自然地就有了"儒林坊"的雅称。到了主持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祭酒郑穆住进了这个坊巷后,经一番"一字师"的工夫,易其名为现今的"文儒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所以不陋。

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在文儒坊的坊口,有一座乡约碑,这是体现当时乡约民规的最真实证明。这块高约2米、宽1米的阴文碑刻:"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这是光绪辛巳年(1881年)订立的文儒公约。

如今在这条坊内,大户人家不少,小户人家也还在。这条坊比衣锦坊显得有活力和生气。

坊里好多旧民居已经被改造成了各种店铺、酒吧或者咖啡厅,可供来此的游人们歇息消费。

之前一些老宅的名号现已“改换门庭”另做它用了,看来这条坊是三坊七巷中开发比较早的。

文儒坊17号尤氏民居,建于清代,福州有名的大工商业家庭,全盛时期宅院有十三处。在文儒坊就有6座大院,有的大院大厅可摆100桌酒席,被称为尤半街。这座尤氏民居现在改成了《福船文化研究中心》,但关键点在于,不让人们进去参观了。

坊内中段南侧有抗日名将陈季良故居。陈氏亦累世书香,人称“贡元陈”。自明末迁入,宅有园林之胜。陈大煜中举人,不乐为官,以诗酒自娱。园内天心阁乃其文友结香洛社、读书社为文酒之会所。

陈氏宅亦为林则徐之母陈帙娘家。林则徐母家故居目前还是属于保护建筑,没被商家“征用”,但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不知是不是因为正在整修的原因。

据说这是三坊七巷里唯一由社区居民自掏腰包进行整修并免费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2006年6月,原南街街道干部赵建明在征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后,自筹资金5万元对其进行整修,恢复了故居的客厅和卧室原貌,开放后并亲自担任讲解员。福州市民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令人肃然起敬。

文儒坊西通金斗门桥河沿,中间有闽山巷,通衣锦坊,闽山境曾以著名社火闻名福州。另有三官堂与支巷大光里,南经早题巷通光禄坊。明尚书林瀚居此,设尚书里,且在坊西建林氏家祠。

坊内西段北侧有叶观国故居。叶氏在福建科举史上创下“六世八翰林十二进士”的纪录,故其旧居大门前原悬有“五子登科”“世翰林”等牌匾。叶氏于唐末入闽,南宋迁福清高山、海口,顺治间入省城,乾隆时叶观国入居文儒坊(闽山巷),建“绿筠书屋”。现在翰林府已不是老宅而改成了饭店。

这文儒闽菜馆也不知是哪所大宅改建而成的。

感觉到这条坊已经成了吃货一条街,有的也分不太清楚都是哪家老宅了。